今年秋季开学以来,万州区教委向各学校印发《教育系统“制止餐饮浪费培养节约习惯”行动方案》,要求各地进一步加大教育宣传力度,从根本上解决学校餐饮浪费问题。万州学校食堂落实情况如何呢?连日来,记者走访万州各幼儿园、高校了解到,校方通过各种举措弘扬勤俭节约美德,推动建设节约型校园,促进形成勤俭节约、健康饮食的“舌尖”文明新风尚。
10月12日、13日中午,记者分别来到万州区直属机关幼儿园和重庆三峡医药高等专科学校食堂,对学校拒绝“舌尖上的浪费”进行了调查采访。
为了让小朋友养成爱惜粮食、节约粮食的良好品德,连日来,区直属机关幼儿园围绕“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主题开展了丰富多样的教育活动,让“节约“变成行动,让光盘变成新“食尚”。
小朋友亲手播下种子,感受粮食来之不易
12日上午,在区直属机关幼儿园的种植园里,小朋友拿着锄头锄地,他们亲手播下豌豆种子,通过汗水体会每一位劳动者的辛苦,感受粮食来之不易,促进孩子逐步养成爱惜粮食的好习惯。“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幼儿园还有意识的把“节俭”的道理通过儿歌、故事、游戏、劳动等形式渗透于日常教学中,让“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理念深入人心。
同时,老师还带领小朋友去食堂参观厨师的烹饪过程,了解厨师的辛苦、食物制作的不易。此外,该园一直提倡“光盘行动”,教育幼儿不挑食、不掉饭粒、不剩饭,努力做到不留剩饭、不留剩汤,从而真正地促进幼儿逐步养成爱惜粮食的好习惯。在就餐的时候,幼儿园还科学合理安排餐食数量,引导小朋友按需、少量、多次取餐,坚持做到“吃光盘中餐、餐餐不剩饭”。中午11点,伴随着阵阵饭香,小朋友在老师引导下有序地排好队,根据自己的食量按需取餐,并纷纷“光盘”。随后小朋友在“光盘小达人”的光荣榜处贴上贴纸,看着满满的集赞贴纸,小朋友稚嫩的脸上露出了灿烂的笑容。
近日各地学校陆续开学,除了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的要求外,“开学第一课”也成为了重头戏。从各地发布的信息看,本学期“开学第一课”内容丰富多彩,主要包括防疫知识、抗洪抢险、心理辅导、勤俭节约等,其中勤俭节约是最为普遍,成为各地“开学第一课”的标配内容。值此全国开展制止浪费、节约粮食的活动契机,把勤俭节约作为“开学第一课”,在孩子的心里树立起节约意识,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有益于国家和社会的发展,一代代传承至今,很多家庭和个人也都坚持勤俭持家的理念。从节约资源、持续发展的立场看,厉行节约是不可或缺的,应融入每一个国人的心中。目前,我国已经普遍解决了温饱问题,如今的中小学生,成长在经济社会高速发展的阶段,没有经历过物资匮乏的年代,除了贫困地区的孩子外,大都对缺衣少食的感受不深刻,也缺乏节约精神,在生活中经常出现浪费现象。因此,将勤俭节约纳入“开学第一课”,由教师、家长、专家学者现身说法,给孩子讲述节约的重要意义,传授勤俭节约的方法,乃是非常有必要的,可以改变孩子们的认知,并在生活中做到勤俭节约,不浪费资源。
各地在“开学第一课”讲授勤俭节约时,大都采取了多元化的形式,将勤俭节约教育纳入到校园文化建设中。如此,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倡导节俭、拒绝浪费,为孩子们扣上人生的第一粒纽扣,从小树立勤俭节约的意识,养成勤俭节约的良好习惯和优秀品质。
来源:中国食品 安全 网
注:文章内的所有配图皆为网络转载图片,侵权即删!
我要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