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领先的企业技术服务平台贤集网

当前位置:首页行业资讯科普辟谣 — 正文

食品安全谣言花式作妖,重出不重,你可别上当了哦!

星巴克咖啡致癌、草莓上榜最脏水果……2018年这些食品安全谣言花式作妖,真是吓skr人!临近年末,头条辟谣盘点十大食品安全谣言,为吃货代言!


谣言一:白米饭是垃圾食品之王


谣言:白米饭高糖、高热量、低蛋白质、低维生素、低矿物质、低纤维,符合世界卫生组织对“垃圾食品”的定义。而且白米饭的升糖指数高达87,是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的诱因。


食品安全谣言花式作妖,重出不重,你可别上当了哦!


真相:早在2015年,世卫组织就表示,从未定义过什么是“垃圾食品”。


升糖指数是指吃下某种食物后,引起血糖上升速度的快慢。正常人自身的调节能力较强,白米饭的升糖指数虽高,但正常食用并不会影响到健康。此外,根据“升糖指数表”中显示,面条的升糖指数是82,馒头是88,相比而言,白米饭的升糖指数在主食类中并不算特别突出。高血压、糖尿病等病症主要与遗传、营养失衡、运动不足等因素有关。


谣言二:黄瓜中有大量弓形虫


谣言:网传视频中,透过显微镜可以看到黄瓜汁中有物体在窜动,拍摄者称该物体是弓形虫,并称“260℃的高温还杀不死”。


食品安全谣言花式作妖,重出不重,你可别上当了哦!


真相: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专家解释称,弓形虫一般寄生在猫狗等动物的细胞内,无法在植物内存活。从形态上来说,视频中蠕动的物体与弓形虫差异较大,可能是一种细菌。此外,弓形虫在100℃时就会被杀死,视频中声称的“260℃的高温还杀不死弓形虫”也是错误的。


谣言三:星巴克咖啡致癌


谣言:网传星巴克中含有致癌物质丙烯酰胺,星巴克为了利益长期向公众隐瞒这一事实。


食品安全谣言花式作妖,重出不重,你可别上当了哦!


真相:据《食品与化学品毒物学》期刊2010年刊载的《人类对丙烯酰胺安全膳食摄取量的预估》一文指出,当人体每日每千克体重摄入2.6微克至16微克丙烯酰胺时,就会有罹患癌症的风险。按此计算,一位体重55公斤的咖啡爱好者,每天至少要喝318杯160毫升的黑咖啡,才可能产生致癌的风险。所以,普通人每天喝几杯咖啡,远不足以达到致癌剂量。


谣言四:国产三文鱼有寄生虫,不能生吃


谣言:今年5月,媒体报道“我国青藏高原养殖的三文鱼,已经占据了国内三文鱼三分之一的市场”,随后有传言称,虹鳟不能不是三文鱼,淡水养殖的虹鳟存在大量寄生虫,生吃有危险。


食品安全谣言花式作妖,重出不重,你可别上当了哦!


真相:对此,中国渔业协会发文称,通常所说的“三文鱼”是鲑鳟鱼类的统称,包含虹鳟。同时,文中解释,“淡水养殖的三文鱼存寄生虫,生吃对人体有害”系误读。三文鱼有没有寄生虫与它在海水还是淡水中生长无关,而是要看其生长过程是否安全可控。但正规养殖的三文鱼管理标准、监控严格、水体洁净、饲料优良品质更容易保证,寄生虫寄生几率极低,食用也更安全。


谣言五:草莓再次当选“最脏水果”


谣言:美国非营利环保机构环境工作组织(EWG)列出“12种最肮脏蔬果”名单,草莓连续三年登顶。


真相:首先,EWG只是美国的一个环保组织,并不权威。这份名单也只是该环保组织根据美国农业部的农药数据库项目每年发布的报告所作的一个推荐。而在美国,环境保护局(EPA)会对各种农药在食物中的残留量制定限量标准。换句话说,决定这些蔬果是否安全的标准应该是“是否检测到农残超标”。所以,“最脏蔬果榜单”并不具备科学性。


谣言六:肉松是棉花做的


谣言:肉松是棉花做的,肉松用水浸泡后捞出的都是棉花。


真相:经多地有关部门排查,市场上并未出现“棉花肉松”。肉松是由肉类去除水分后制成,遇水后不会全部化开,形似棉花。肉松吃到嘴里稍加咀嚼就会“融化”,而棉花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放到嘴里嚼不烂,二者极易区分。


谣言七:食盐中的亚铁氰化钾,毒性堪比砒霜


谣言:国内食盐添加的“亚铁氰化钾”堪比毒药“氰化钾”,也就是俗称的砒霜。因此吃盐会对人体健康产生巨大影响。


真相:亚铁氰化钾是合法的食品添加剂,加到食盐里是为了防止结块,正常食用不会对人体造成损伤。临床方面,也没有发现因食用亚铁氰化钾中毒的聚集病历其实亚铁氰化钾的慢性毒性很低。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和国际粮农组织的数据,亚铁氰化钾的终生安全剂量是每公斤体重0.025毫克。如果要吃出毛病,一个60公斤重的人每天至少要吃3两盐。


谣言八:人造假鸡蛋流入市场


谣言:“人造假鸡蛋”制作过程的小视频网上疯传。两个戴着袖套的人不断从盆中捞出白色胶状物质,塞入准备好的透明模具中,而一旁放置了不少已制作完成的“假鸡蛋”。


食品安全谣言花式作妖,重出不重,你可别上当了哦!


真相:该视频实际上是在制作一种供人恶搞的玩具鸡蛋,并非传言所说的“假鸡蛋冒充真鸡蛋流入市场”。中国农业大学教授还原假鸡蛋制造过程,并指出这样合成的假鸡蛋成本比真鸡蛋贵很多,40元一公斤,造假成本很高,根本不可能流入市场。


谣言九:水果变甜是因为打了甜蜜素


谣言:网传视频称,水果越来越甜是因为商家在水果中打了甜蜜素。

食品安全谣言花式作妖,重出不重,你可别上当了哦!

真相:甜蜜素的学名是“环己基氨基磺酸”,是一种人工合成的甜味剂。它广泛用于饮料、罐头、糕点等食品,在生鲜水果中添加甜蜜素根本行不通。一方面,打针的方法无法保证水果甜度均匀分布,弄不好还影响水果整体口感,影响销售;另一方面,打针留下的针眼会成为细菌、霉菌入侵的通道,造成水果极易腐烂。


谣言十:隔夜水致癌


谣言:网传隔夜水含有亚硝酸盐,放久了堪比慢性毒药,长期饮用会致癌。


食品安全谣言花式作妖,重出不重,你可别上当了哦!


真相:通常情况下,水里的亚硝酸盐来自于硝酸盐。水煮沸后,空气中的细菌会把硝酸盐转变成亚硝酸盐,但要使亚硝酸盐变为致癌物,还要和蛋白质中的胺类物质结合在一起,才能变成“亚硝基化合物”这类致癌物。


告别食品安全谣言,守护舌尖上的安全。



来源:头条辟谣

注:文章内的所有配图皆为网络转载图片,侵权即删!

我要评论

不吐不快,我来说两句

相关新闻

坚果可不能乱吃,已经有人住进ICU了

秋意渐浓,要到赏银杏的好时节了。除了金黄的叶子,还有人采摘食用银杏树的果实——白果。然而,每年都有不少因捡食路边白果而中毒的报道。前不久,成都的周女士将白果煮透并炸制后,当零食吃下一斤半多。她前往医院求医时突然倒地,不停抽搐并口吐白沫,直接住进ICU...

10月23日 16:36

四季养生,口味咸淡也要选对哦

中医认为食物有“五味”,指的是酸、苦、甘、辛、咸五种味道。《素问·脏气法时论》指出:“辛、酸、甘、苦、咸,各有所别,或散,或收,或缓,或急,或坚,或软,四时五脏,病随五味所宜也。”而食物性味之偏,对五脏的影响各不相同。 ...

10月23日 16:33

低温酸奶还是常温酸奶好 ,看这篇就懂了

很多朋友特别喜欢喝酸奶,可是普通酸奶都得冷藏,学生党或者上班加餐或者外出游玩,实在不方便带。在这点上,常温酸奶确实很给力,常温储存保质期都好几个月甚至一年。可是,大家都吐槽「活性菌都被杀死了,没低温酸奶营养」,关于活菌,有必要这么在意吗?...

10月23日 16:30

山楂虽好,这几类人可不能吃山楂哦

除了可以健胃消食外,山楂的营养、保健价值也是非常高的...

10月23日 16:22

孕妇饮食要注意,蔬菜可不要吃错了哦

孕妇一定要多吃蔬菜和水果,因为其中含有丰富的营养元素。但是孕妇吃蔬菜也是有禁忌的,具体什么禁忌,来了解一下吧!...

10月22日 16:31

最热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