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领先的企业技术服务平台贤集网

当前位置:首页行业资讯科普辟谣 — 正文

几种食品科普小知识,可别说小编没告诉你哦!

近期,随着疫情一起走进公众视野的“新晋网红”——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张文宏因一句“早餐不许喝粥”,再次被网友拉上热搜榜,本来只是一句简单的膳食营养建议,却被一些人强行上升到了“崇洋媚外”的高度,这可能就是所谓的“人红是非多”吧。


几种食品科普小知识,可别说小编没告诉你哦!


(图源网络,侵删)


昨天张文宏主任再次回应了“早餐不喝粥”的质疑,并提出喝鱼汤的时候,鱼渣也是要吃掉的。很多小伙伴可能会感到疑惑:“自古以来”不就是早餐配粥吗?而且不是汤渣没有用吗?


作为一个非(xi)常(huan)负(ceng)责(re)任(du)的作者,今天春雨君就来跟大家引申一下,生活中还有哪些常见饮食习惯存在营养误区,以及疫情防控期间怎么吃更能增强抵抗力。


这些饮食误区,你踩中几个?


❌喝汤不吃肉,且汤越白越营养?


煲汤不管煲多久,能溶进汤里的营养物质都是有限的。而汤里的白色物质其实是乳化的脂肪,脂肪越多,汤颜色就越白,但里面的营养物质并不会更多,如果汤熬得太久还会破坏食材里溶解出来的氨基酸,反而使汤的营养价值大打折扣。


所以如果有面馆、麻辣烫等店铺老板跟你说他们店的原汤颜色奶白整夜熬煮营养丰富,你可以化身“杠精”去争论一番(如果你不怕自己的汤里被吐口水的话):汤的颜色及煲汤时长可不是汤的营养判断标准!

几种食品科普小知识,可别说小编没告诉你哦!



(图源:123RF)


此外,喝汤时最好连汤带肉都吃掉,因为汤的营养成分是远不及肉块本身的。以鸡汤为例,根据中国食物成分表中的检测数据:瓦罐鸡的鸡汤中蛋白质含量(1.3%)仅为鸡肉(20.9%)1/16;维生素B2的含量,鸡汤只有鸡肉的1/3;钙、铁等不溶性成分在鸡汤中几乎没有。


几种食品科普小知识,可别说小编没告诉你哦!


(图源:123RF)


而且,不是所有人都适合喝汤。部分重病患者或刚做完手术的人,体质都较为虚弱,肠胃功能都有所下降,不能很好地消化食物,此时适当喝汤有助于身体康复。但因汤中脂肪含量较高,对于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以及高胆固醇患者来说不宜常喝;另外,由于嘌呤易溶于肉汤中, 各种肉汤中嘌呤含量极高, 因此痛风患者也应该少喝或不喝这些肉汤(包括涮肉的火锅汤)。


❌长期喝粥能养胃?


粥在我国可谓是源远流长的传统食品,最早《周书》即有文字记载“黄帝烹谷为粥”。因其清淡温软、易消化的特点,成为了许多老年人及肠胃病患者的日常饮食,喝粥养胃也是一种常见的养生方法。


几种食品科普小知识,可别说小编没告诉你哦!


(图源:123RF)


不可否认的是,相比坚硬、油腻的食物,粥可以减轻胃蠕动研磨食物的负担,同时其温软的质地和易消化的特点也会给胃以舒适的感觉,因此在感冒发烧、胃肠道功能差、口腔疾病、外科手术后、食欲差等情况下,可以喝粥调节一段时间,但不建议长期喝粥养胃。


粥的含水量通常在80%以上,米含量少,热量低,一来无法满足人体的营养需求,二来也不利于肠胃功能的正常恢复,甚至还会使胃的消化功能退化或弱化。此外,对于胃食管反流的患者来说,喝粥还会加重胃食管反流。


❌多油多盐菜更香?


同一个世界同一个奶奶曾告诉我们,炒菜多放油,菜才香,多放盐,菜才入味儿。但多油多盐的饮食习惯,对健康的损害也是非常大的。根据2012年调查显示,我国居民人均每日食盐摄入量为10.5g(世界卫生组织推荐值为5g);居民家庭人均每日食用油摄入量42.1g(《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推荐标准为每天25~30g)。


几种食品科普小知识,可别说小编没告诉你哦!


(图源:123RF)


高盐、高脂等不健康饮食是引起肥胖、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及其他代谢性疾病和肿瘤的危险因素。2016年全球疾病负担研究结果显示,饮食因素导致的疾病负担占到15.9%,已成为影响人群健康的重要危险因素。减少每日食用油、盐摄入量,有助于降低肥胖、糖尿病、高血压、脑卒中、冠心病等疾病的患病风险。


如果你对5g盐、25~30g油的量没有概念,可以准备一些能量化的油用勺、盐匙等,定量控制更为精准。


几种食品科普小知识,可别说小编没告诉你哦!


(图源:123RF)


随着居民膳食营养知识的普及,许多传统饮食的缺点都正在被弥补和纠正,对于婴幼儿、孕产妇、慢性病患者、手术康复期患者等特殊群体,也会有不同的膳食指导建议。但对于正在流行的各种碳酸饮料、快餐食品等,则更需保持谨慎少食的态度。


疫情期间膳食注意这6点


科学合理的营养膳食能有效改善营养状况、增强抵抗力。在疫情防控期间,膳食营养也是极为重要的防护组成部分。根据食品安全标准与监测评估司发布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治营养膳食指导》,一般健康人群的日常膳食指导应包括以下6个方面:


1.食物多样,谷类为主。每天的膳食应有谷薯类、蔬菜水果类、畜禽鱼蛋奶类、大豆坚果类等食物,注意选择全谷类、杂豆类和薯类。


2.多吃蔬果、奶类、大豆。做到餐餐有蔬菜,天天吃水果。多选深色蔬果,不以果汁代替鲜果。吃各种各样的奶及其制品,特别是酸奶,相当于每天液态奶300克。经常吃豆制品,适量吃坚果。


3.适量吃鱼、禽、蛋、瘦肉。鱼、禽、蛋和瘦肉摄入要适量,少吃肥肉、烟熏和腌制肉制品。坚决杜绝食用野生动物。


几种食品科普小知识,可别说小编没告诉你哦!


(图源:123RF)


4.少盐少油,控糖限酒。清淡饮食,少吃高盐和油炸食品。足量饮水,成年人每天7-8杯(1500-1700毫升),提倡饮用白开水和茶水;不喝或少喝含糖饮料。成人如饮酒,男性一天饮用酒的酒精量不超过25克,女性不超过15克。


5.吃动平衡,健康体重。在家也要天天运动、保持健康体重。食不过量,不暴饮暴食,控制总能量摄入,保持能量平衡。减少久坐时间,每小时起来动一动。


6.杜绝浪费,兴新食尚。珍惜食物,按需备餐,提倡分餐和使用公筷、公勺。选择新鲜、安全的食物和适宜的烹调方式。食物制备生熟分开、熟食二次加热要热透。学会阅读食品标签,合理选择食品。


总之,在健康营养的基础上,每餐选择自己喜欢的食物搭配即可。比如你明天早餐想喝粥,那再搭配个鸡蛋、牛奶是没啥毛病的;你想喝个鱼汤,身体情况允许的话连汤带肉都吃了也挺好的,没必要墨守成规过于死板。而且不单单是疫情防控期间这样吃,平常在生活中,也应该注意膳食营养均衡。



来源:春雨医生

注:文章内的所有配图皆为网络转载图片,侵权即删!

我要评论

不吐不快,我来说两句

相关新闻

坚果可不能乱吃,已经有人住进ICU了

秋意渐浓,要到赏银杏的好时节了。除了金黄的叶子,还有人采摘食用银杏树的果实——白果。然而,每年都有不少因捡食路边白果而中毒的报道。前不久,成都的周女士将白果煮透并炸制后,当零食吃下一斤半多。她前往医院求医时突然倒地,不停抽搐并口吐白沫,直接住进ICU...

10月23日 16:36

四季养生,口味咸淡也要选对哦

中医认为食物有“五味”,指的是酸、苦、甘、辛、咸五种味道。《素问·脏气法时论》指出:“辛、酸、甘、苦、咸,各有所别,或散,或收,或缓,或急,或坚,或软,四时五脏,病随五味所宜也。”而食物性味之偏,对五脏的影响各不相同。 ...

10月23日 16:33

低温酸奶还是常温酸奶好 ,看这篇就懂了

很多朋友特别喜欢喝酸奶,可是普通酸奶都得冷藏,学生党或者上班加餐或者外出游玩,实在不方便带。在这点上,常温酸奶确实很给力,常温储存保质期都好几个月甚至一年。可是,大家都吐槽「活性菌都被杀死了,没低温酸奶营养」,关于活菌,有必要这么在意吗?...

10月23日 16:30

山楂虽好,这几类人可不能吃山楂哦

除了可以健胃消食外,山楂的营养、保健价值也是非常高的...

10月23日 16:22

孕妇饮食要注意,蔬菜可不要吃错了哦

孕妇一定要多吃蔬菜和水果,因为其中含有丰富的营养元素。但是孕妇吃蔬菜也是有禁忌的,具体什么禁忌,来了解一下吧!...

10月22日 16:31

最热资讯